蒋璟璟
未经处理的污水溢流入河,河内垃圾漂浮,农民自家建了厕所却不敢用……这一切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的“全国文明村”河口村和“美丽乡村示范村”霍村。连日来,记者随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采访发现,一些地方乡村污水处理站长期停运,导致农村污水处理受阻于“最后一公里”。(新华社)
“优秀示范村”的尴尬,不可谓不讽刺。明明建有污水处理站,却长期当摆设“睡大觉”;明明早就检测了到了“排水不达标”,却就是不作为、不整改……面对质疑,当地有关负责人回应表示,“受经济条件制约,没有费用。”这虽有狡辩意味,但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实。
我们知道,很多地方乡村治污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。之于此,除了有懒政的因素,经济因素的制约,也是客观存在的。须知,农村建设污水治理站等设施,很多都属于是“从无到有”,通常都是由中央农村环保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所建。至于建成之后的日常运营,则是由在地的社区负责。但症结就在于,不少社区既缺乏配套财政支持,也缺乏专业经验和必要技术能力,久而久之治污站也就闲置荒废了。
乡村生态建设,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,重面子轻里子。在迎检、评选之前,各种资源纷至沓全力保障;在过检、评优成功之后,忽然就放松懈怠了。从硬件设施来说,霍村无疑是“美丽乡村示范村”。然而,有了硬件基础,还要有一套高效的运维系统支撑。实际的困境在于,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,涉及农业农村、生态环境、住建等多个部门,一套联动的、标准化的日常管理方案,并未磨合成型。
明明有污水处理站,建好了就扔在那、闲在那,这是巨大的浪费。貌似省了下运行成本,其实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村民福祉为代价的,可谓是典型的算小账吃大亏。对此,必须及时纠偏,也要总结教训,尽管推进保障与监管并重的运维管理体系。